电磁兼容(EMC)—谐波电流与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

IEC 61000-3-2:2018+AMD1:2020 CSV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(EMC)-Part 3-2:Limits-Limits for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 (equipment input current ≤ 16 A per phase)
GB 17625.1-2012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(设备每相输入电流≤16A)

THC总谐波电流(total harmonic current):2-40次谐波电流分量总有效值。
THD总谐波畸变率(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):所有谐波分量有效值(2-40次谐波电流分量)与基波电流有效值之比。

IEC 61000-3-3:2013+AMD1:2017+AMD2:2021 CSV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(EMC) - Part 3-3: Limits - Limitation of voltage changes, 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in public low-voltage supply systems,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 ≤16 A per phase and not subject to conditional connection
GB/T 17625.2-2007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≤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、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

Pst短期闪烁指示值(short-term flicker indicator):评定短时间(几分钟)闪烁的严酷程度。
Plt长期闪烁指示值(long-term flicker indicator):用连续Pst值评定长时间(几小时)内闪烁的严酷程度。

电磁兼容(EMC)风险评估技术(GB/T 38659.1 2020)

2020年10月1日,国家标准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1部分:电子电气设备》(GB/T 38659.1 2020 )实施。标准中主要介绍电子电气设备电磁兼容(EMC)风险评估概述、目的、机理和模型、风险要素影响程度等级与风险分类、产品风险评价划分单元、EMC风险评估程序、EMC风险识别、EMC风险分析、EMC风险评价、整机EMC风险等级确定与结果应用、风险评估报告要求。标准结合产品的机械架构设计、电路板设计、应用场所类型等因素,对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的风险评估提供指导。
EMC风险评估旨在为有效的EMC风险应对提供基于物理模型的分析和建议。电子电气设备的EMC风险评估基于设备的信息证据,分析其潜在的EMC风险。EMC风险与产品测试失败风险相对应。
EMC风险评估的依据是通过分析产品的机械架构和PCB状况,以评估产品EMC设计存在的风险,并预测通过EMC测试可能性。
电子电气设备的EMC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:产品的机械架构EMC风险评估、产品PCB中EMC风险评估。
按照目标,EMC风险评估可以分为电磁敏感度(EMS)风险评估和EMI风险评估。
正确使用EMC风险评估方法,可以实现以较高分置信度对产品的EMC性能的评价,也可以与EMC测试结果结合对产品进行综合的EMC评价。
产品的设计者或者使用者,通过正确的EMC风险评估方法,就可以清楚地发现产品设计在EMC方面存在的优点、缺陷与风险。
标准中给出主要19个EMC风险要素,可以作为产品的检测、认证实施过程中,判别产品设计变更后是否要重新进行EMC测试评估的关键要素。
EMC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化体系:
GB/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
GB/Z 37150-2019 电磁兼容可靠性风险评估导则
GB/T 38659.1 2020 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1部分:电子电气设备》
GB/T 38659.2 202X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2部分:电子电气系统》
GB/T 38659.3 202X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电源变换器》
GB/T 38659.4 202X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4部分:产品风险分析方法》
GB/T 38659.5 202X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5部分:系统风险分析方法》
GB/T 38659.6 202X《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术语》